- 家庭影院
- AV功放,发烧功放
- 顶级组合音响
- CD DVD MD
- HIFI 音箱
- 胆机 黑胶机
- 低音炮 收音头
- 原装音响线材
- 发烧线材
- 爵士机架
- 日本 马兰士 Marantz
- 日本 天龙Denon
- 日本 安桥Onkyo
- 日本 雅马哈yamaha
- 日本 中道Nakamichi
- 日本 力仕Luxman
- 日本 索尼SONY
- 日本 杰伟世JVC
- 日本 先锋Pioneer
- 日本 松下Panasonic
- 英国 KEF
- 英国 NAD
- 英国 Naim
- 英国 AE
- 英国 宝华B&W
- 英国 美丽安Myryad
- 英国 朗泉Creek
- 英国 雅俊Arcam
- 英国 剑桥Cambridge
- 英国 城堡Castle
- 英国 君子Rega
- 英国 贵族ProAc
- 英国 国都QUAD
- 英国 思奔达Spendor
- 英国 欧尼士Onix
- 英国 天朗Tannoy
- 英国 美声Mission
- 英国 瑟顿Sugden
- 英国 傲立Audiolab
- 英国 力宝声Exposure
- 英国 音乐传真
- 英国 之宝Meridian
- 英国 猛牌Monitor audio
- 英国 乐富豪Wharfedale
- 英国 雨后初晴Harbeth
- 美国 柏斯Pass labs
- 美国 麦景图Mcintosh
- 美国 艺雅Ayre
- 美国 至高XLO
- 美国 威信Wilson
- 美国 ATI
- 美国 BOSE
- 美国 JBL
- 美国 HarmanKardon
- 美国 杰士Klipsch
- 美国 骄阳Sunfire
- 美国 威力登Velodyne
- 美国 普达Boulder
- 美国 Theta Digita
- 美国 雅士Aesthetix
Bryston/百事通 7B ST 单声道后级放大器
Bryston 7B ST抓得住什麽呢?抓得住消费者的心吗?抓得住消费者的荷包吗?或者是抓得住高频?中频?低频?否则,为何我的标题要如此写?在此,我想就留下那些问号先让您伤伤脑筋。关子卖过之後,我还是要从Bryston 7B ST本身谈起。
各方皆给予高度评价
在听这部加拿大所生产的後级之前,我已经看过几篇有关7B ST的评论,其中有给予7B ST非常高评价者。而在论坛本身,江俊德对4B ST也给予高度肯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实说,我对7B ST的好奇程度越来越浓:7B ST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好吗?还是因为它的售价不高(美金4,795一对,台湾定价21万),在价格与价值的考量之下,才获得那麽高的评价。论外观,7B ST实在朴素得很,左看右看,就是没有什麽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说体积与重量,它也是平常得很,抱起来一点也不吃力。难道说,就因为全世界「好像」只有Bryston才敢打出20年保证(包括人工零件与单程运费)的缘故,使得大家对Bryston另眼相看吗?或者,是Bryston同时跨足专业与家用领域,博取音响迷更多的信赖吗?
二十年保用,真令人惊奇
20年的全额保证在业界的确是大胆的作法,如果不是对自身的产品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任谁也不敢作此承诺。请注意,原厂并不是只有对第一手的用家保证,即使您是第二手丶第三手购买,他们还是提供一样的保证服务。同时跨足专业与家用领域在音响界虽非唯一,但也不多见。从这二处观察,我想Bryston的公司形象的确高於一般。若再从Bryston的系列产品外观皆一样作探讨,您也可以清楚的知道Bryston能够将售价压低的原因:Bryston并不把大量成本放在机箱上,它只要求机箱坚固而已。
像这样的产品,的确符合目前论坛所提倡音响回归基本面的诉求。再加上台湾定价21万台币,认真买起来恐怕也不要那麽多,算一算与美元售价差不多。难怪他们希望这套7B ST由我来评论,简直就是摸透了我的心。不过,产品形象与价格策略虽然都深得我心,声音本身的实力还是最重要的。如果声音表现不好,恐怕我也不能为它说些什麽好话。
公司的蜕变与历史
Bryston的工厂座落於距多伦多约一个小时车程的Peterborough。它早在1962年就已经开始运作,最早是由三个人所创立,这三个人的名字是Tony Bower丶Stan Rybb丶John Stoneborough。厂牌的名称就取自於这三个人。最早,他们经营医疗器材与工业电子产品。到了1967年,一位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因为阿波罗火箭计画终止而被裁员的人买下了这家公司,这个人就是现任总裁(Brian R
1973年,Bryston做了一部原型後级机器,拿到多伦多一家叫Eastern Sound的录音室试听。当时一个叫Stuart Taylor的人在那家录音室负责器材设备。他们听了这部原型机,觉得很好,於是马上下了二部订单。当时这部原型机都还没设计外箱,只是随便装着能用而已。就这样,Bryston觉得专业器材不必有好的外箱设计,蛮省成本的,於是就决定从专业器材做起。这第一部机器就叫做Pro 3。第一部专业器材叫Pro 3,第一部家用後级就叫3B。四年後,也就是1976年,他们推出4B。这部後级一直卖到现在还没停产,只是改为4B ST而已。从那时起,Bryston的专业器材系列叫Pro,家用系列叫B,这些就沿用迄今。
ST系列重新改写器材性能
说到此处,我想要为读者解释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Bryston後级型号上的「ST」。ST就是Stuart Taylor的缩写。换句话说,所有型号上标有ST字样的机器就是由Stuart Taylor重新设计者。为什麽Bryston要把Stuart Taylor的名字秀在型号上呢?这当然是因为Stuart Taylor为Bryston的扩大机提供了很大的贡献。到底Stuart Taylor做了些什麽事?这件事要回溯到前面所说的1973年。从买下Pro 3开始,Stuart Taylor就和Bryston的老板Russell兄弟结缘,保持友谊关系。Stuart Taylor与Bryston发生「雇佣」关系要从3B说起。当时,Bryston想把二部3B装在一个箱体内当成四声道後级使用,不过装起来後一直无发挥他们想要的效果。在一次闲谈中,Russell兄弟问Stuart Taylor有没有办法做到?Stuart Taylor开玩笑说说只要给他二分钱,他就愿意试试看。结果这一试就试了六个月,Stuart Taylor彻头彻尾将这部机器从新设计过,那就是目前的8B。Stuart Taylor把那些变压器放成与面板垂直,以便节省空间。再来就是把接地回路重新设计,降低噪音。最後更把线路布局重整,将零件位置合理化,也把机内所有的增益线路更换。Russell兄弟看到Stuart Taylor这麽行,刚好公司的工程师离职,就邀Stuart Taylor进入Bryston,那是1988年的事。很快的,Stuart Taylor就被赋予重新设计所有产品的重任。
後来,Stuart Taylor还发现如果用屏敝良好的机内配线来取代线路板铜箔,可以将高频噪音降低一半。此外,他也发现换掉或去掉机内某些配线之後,串音与哼声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他还为了减少讯号从输入到输出之间的路
擅用桥接以获得大功率
Bryston家族中的产品很多,连线材都有,有兴趣的人不妨上网看看。与读者比较有关系的当然是前级与後级,尤其是後级。您可以选择的後级有3B ST(8欧姆负载每声道120瓦)丶4B ST(8欧姆负载每声道250瓦)丶5B ST(三声道机,8欧姆负载每声道120瓦)丶7B ST(8欧姆负载每声道500瓦)丶8B ST(四声道机,8欧姆负载每声道120瓦。目前已经推出9B ST,功率相同)。而除了7B ST之外,它们皆可以桥接让功率增加三倍多。以使用机能来说,大概什麽难缠的喇叭都能推了,这也是专业音响厂家的考量。4B ST上次江俊德已经写过了,这次的7B ST由我来写,接着还会由杨德宜写8B ST。这样的安排旨在藉由不同的空间丶器材搭配以及不同的人来作系列报导,让读者得到更全面的印象。以下,就让我们开始吧!
串联与并联接法提供选择
7B ST的机箱与面板都是黑色的,实在没有什麽可以落墨的。面板上除了小小的电源开关之外,就是一个小小的指示灯,这个指示登会变三种颜色,其中绿色就是正常工作,黄色就是快要过荷了,万一变成红色就是输出阻抗很低,可能会烧喇叭了;或是内部有问题,此时应该停机检修。比较有得说的是背板,由於是单声道机,所以背板上只有一个RCA插孔与一个XLR插孔。在插孔旁边有二组喇叭端子,不明究里的人会以为可以接一对喇叭使用,其实那是提供7B ST二种喇叭接法而设的。这二种接法的名称一为Series(串联,也就是桥接方式),一为Parallel(并联)接法。到底这二种接法有什麽学问呢?原来Series接法提供喇叭平均阻抗在3-8欧姆者使用,此时,输出电压会比较高。如果遇上难推的喇叭(例如阻抗低至1-3欧姆者),就采用Parallel接法。事实上这二种接法的输出功率都一样(喇叭负载阻抗相同的话),只不过以Parallel接法使用时,7B ST所提供的是「大电流」的输出,可以驱动比较低的喇叭阻抗。
有意思的是,代理商在机器纸箱上贴有一
连接地也特别注意
除了喇叭接头之外,背板上还有三个小切换开关,一个是平衡/非平衡输入切换,一个是Series/Parallel接法切换,最後一个就是接地切换。这个接地切换拨杆正常状态要摆在往下(连接)的位置,假如会有哼声,就表示接地系统不对,要将拨杆切上去(断开)。或许有读者不明了这个动作的作用在那里。一般来说,扩大机的「地」可以分为机箱/电源线的地(假若是三线式电源线,就是指地线而非中性线。)以及讯号的地二组。这个拨杆在正常状态下是将这二组地连在一起的。若是同一组电源插座另外插入一条三线式电源线,则可能会在这整个电源插座/机器间造成一个回路,产生哼声。此时,就要将机箱/电源线与讯号接地断开,以消除哼声。其实这个设计只是一个小动作而已,不过可以看出Bryston的谨慎。没有惊人的零件,只有精细的设计
背板看完,让我们打开机箱顶盖看看内部。7B ST的机内没有大体积的滤波电容,也没有发烧补品级零件,您只可以看到二个不算小的环形变压器与八个滤波电容。从线路排列来看,这是单声道机箱里安排了二组独立的放大线路。有些人可能会误会这是「平衡式」後级。请注意,平衡式的输出设计在讯源丶在前级上有其必要,因为它们有可能会有长距离讯号输送,为了避免输送过程的杂讯干扰以及提高讯噪比,平衡式输送可以提供好处。但是,後级是用来推动喇叭的,它已经不需要平衡式设计来避免讯号输送时的杂讯干扰。所以,基本上後级可以接收从前级传来的平衡式讯号,但是它不会再以「平衡」的方式送讯号驱动喇叭。
其实,Bryston早已言明他家的众机器是以桥接的方式来取得大功率输出,否则,那有可能以较小的电源变压器取得那麽大的输出功率。您知道吗,Pass的X-1000每声道就有250磅重(7B ST才44磅)。有意思的是,一般而言桥接会使输出内阻升高,阻尼因素降低。所以传统上机器桥接之後,对於低频的控制力会减弱。不过实际以Series(串联,也就是桥接)模式聆听起来,7B ST的低频控制力却好得很,推力也很够。我想,这可能是他们对桥接另有创见。
如果您同时看过4B ST与7B ST的内部,可能会以为後者就是拿二部4B ST来
周边搭配器材
好了,该进入声音表现的部份了。这次的聆听空间在我家的客厅,搭配器材还是与以前一样,喇叭以Magnepan MG 3.3R与Mirage M-1搭配使用。听细致的东西时用MG 3.3R,听大场面大动态大音量时用M-1。後级也是Manley 350与ARC D 115交叉比较。前级还是MBL 6010,讯源也是Vimak。在我的大空间中,由於声波受到墙面边界扭曲的情形没有小空间那麽大,所以能够多听出一些受测器材的原貌。再者,我使用这二种优缺点互补的喇叭,也可以让我对受测器材的特性更加了解。
扩大机的推力要有耐大功率的喇叭来试
首先,由於7B ST的输出功率很大,所以我就先从扩大机的推力谈起。要试扩大机的推力,通常我都要用Mirage M-1。为什麽?一来M-1耐催耐操,可以发出极大的能量而不失真。二来它的效率很低,只有83dB。一般扩大机虽然也可以推它,不过如果真要用大鼓来试扩大机的极限,没有M-1还真不行。这就好像你有球速140公里的投手,如果没有杰出的捕手,频频漏接也没用。或许您要问,用MG 3.3R真的不行吗?每一样器材都有它的优点与缺点,如果要试大鼓(或极大的音压),这刚好就是它的最大弱点。这样说好了,大部份年轻小家庭都会有一套西式烹饪刀具,长短厚薄都有,刀刃厚重的要砍骨头,刀刃轻薄者要切肉。如果您拿厚重的刀来片肉,跟本片不了;而拿轻薄的刀来剁排骨,根本就剁不开。如果拿MG 3.3R来听大鼓,就好像拿轻薄刀刃来剁排骨。
其实,不只是MG 3.3R如此,大部份平面振膜式的喇叭在这方面都是短处。由於受限於整片振膜前後振幅无法太大(太大就失真了),所以这类喇叭往往以速度反应快丶细节多丶声音透明见长,然而大多却无法承受太大的功率。就以MG 3.3R为例好了,如果我放中国式的大鼓音乐,那根本就是「莫明其妙」,无法了解大鼓的震撼威力。可是,假若我播放小提琴,声音的细节就很多。
中国大鼓猛力一击,壁动窗摇
话说回头,我要用M-1来试7B ST,当然要有够威力的重磅****,这次我用的重磅****就是很多人有的「绛州金鼓」(24Bit那张)以及滚石刚发行的阎学敏「炎黄第一鼓」。绛州大鼓里最大的鼓直径有2.6公尺,可说是巨鼓。而炎
扯了那麽多,到底7B ST推M-1的表现如何?噢!我无法告诉您它的推力在全世界後级中排名第几,但肯定这次我对邻居的内疚最深,试听过程中,我真怕邻居忍无可忍冲进来。7B ST在唱这二个大鼓时,所呈现的不仅是推力无法探底,更杰出的应该是控制力,尤其是「炎黄第一鼓」的第一首「鼓诗」,音量越扭越大我也越来越惊,害怕那鼓棒一捶下去鼓声就像狮子朝我扑来,幸好那头狮子是被拴住的。
小提琴不瘦不乾不冷不涩
看到这里,我想您心有馀悸吧!免惊免惊,接下来我想说7B ST温柔的一面:小提琴的表现。在这里我用的是EMI那张奥依斯特拉夫所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里,我要用琴音「圆润富光泽」来称赞7B ST的表现。不仅如此,它来散发出相当美的「木板味」。当然,所谓木板味其实就是比较低音域时的琴腔琴板共鸣声。在这张CD中,7B ST那抓得住高频而又能延伸得很自然的特质完全表露无遗。因为能够抓得住高频,所以小提琴听起来不会瘦不会乾不会冷不会涩;因为延伸自然,所以馀韵无穷。老实说,光是听到7B ST能够唱出那麽美的小提琴,许多人就一定会动心。
气势磅礴而不乱的解析力
再来,我要说7B ST的解析力。许多人对於解析力有误解,以为解析力就是把声音一丝丝拆得很清楚。其实,这只是解析力的一部份诠释而已。真正好的解析力会表现在庞大的管弦乐总奏时让人听起来很顺很清楚又很平衡,也让人心里不会毛躁。即使是上百人的管弦乐,依然气势磅礴而不乱,乐音堂音齐齐入耳。
刚好,以上我所讲的解析力正好就是7B ST的写照,用7B ST听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一切声音都好像刻意梳整过。我也用7B ST来听Decca版夏伊所指挥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在第一乐章一开始的激情乐段中,那麽强的声音压力之下,那麽多数量的乐器依然强而不乱,这正是高度解析力的写照。
高频段既美延伸又自然,低频段的推力丶控制力令人赞叹,加上极佳的解析力把一切都梳整得井然不乱,我想光这三样特质就已经让7B ST值回票价,其他各方面的良好表现可以说都是超值附赠。我的意思是:7B ST真的是好。
聆听过程所记录的片段表现
除了以上对7B ST的描述之外,以下我要给您看的是我在试听7B ST过程中陆陆续续记下来的片段记录。这些片段虽不完整,但有助於让您了解我对7B ST的观感:
「希伯莱遗产」小提琴擦弦质感出得来,「吉普赛小提琴」好的小提琴质感也出来,高频不会刺耳抓得住,「阿吉仔」声音软硬适中,钢弦吉他声既清脆又甜美有弹性,脚踩大鼓与贝司搭配起来的声音效果结实有弹性。「Breaking Silence」的低频有弹性抓得住,不过量不是很多。「罗西尼弦乐四重」奏第二张第一首开始的小提琴也显现好的一面,表现不好者就会出现太尖的问题。听「古乐四季」时可以感受到高频段不是很亮丽,适合搭配高频太亮的系统。
「爵士四季」把速度感抓得住的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钢琴丶贝司或套鼓的速度感都很够,不会软弱或虚虚的。整体而言,因为到处都抓得住,所以听起来不会有毛边丶刺刺丶或令人焦虑不舒服的感觉。许景淳的歌声少了一些娇柔,这是它的小缺点。听「马勒第五交响曲」时,铜管的厚度够,也具有松的特质,弦乐群的厚度与质感也很突出。听「杜兰多公主」时」,歌剧里的人声都抓得住,不会破声或撕裂刺耳。钢琴!对了钢琴。听四手联弹版史麦坦纳「我的祖国」时,钢琴琴音温润,弦振松软泛音足,连木头味都出来了。
乐器形体大小适中,并不是很大的那种,与ARC比起来,形体就比较小。其实,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相当好,听起来不会涩不会乾不会冷,听弦乐感觉它是带点甜带点暖带点柔的那型,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比较中性的。再来的优点就是高频段延伸自然而又不会有太亮逼耳的缺点。还有,它的推力很强。
Tags:
Bryston/百事通 28B SST2 单声道后级放大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875 HT 4-8声道后级放大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SPV1 视频切换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470 后级放大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370 后级放大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270 后级放大器 - 03-23
Bryston/百事通 BMP-2 立体声麦克风前级放大器 - 03-23